8月15日下午,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送达顾毅机器人创意发起人、第一用户姚。北大热烈深沉的红色在《大学堂》的宗旨中显得庄严肃穆,这一切都承载着“开学,北大常新”的厚重历史背景,诉说着燕园对新新学人的拥抱与期待。回想起来,姚考上北大并非偶然。姚高中的学习成绩在第一梯队,甚至在杭州二中也是高手。他同时参加了生物、化学和科技创新的竞赛,学业水平考试所有课程都是A级。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,北大化学金秋营优秀奖,“明日小科学家”全国终评三等奖,第28届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金奖获得者,全国总分第一名。这也是杭二中最近三年最好的成绩。于是,杭二中提前一年保送北大,入选2020生物奥赛国家队,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第31届国际生物奥赛。
4、人工智能时代,教师真的会被替代么?2017,教育行业做了一个实验。活动招募了两组学员,一组由三位平均教龄17年的资深老师授课,另一组由企业开发的智适应教学机器人授课。在四天的时间里,通过有针对性的、集中的初中数学教学指导,客观地比较了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。结果显示,智适应教学机器人彻底碾压真人教学,在核心平均分中获得36.13分(机器教学)和26.18分(真人教学)。
尤其是目前“AI 教育”市场火热。全机器人学校食堂、智能媒体线上线下教学工具、无人机/机器人等创客兴趣小组、人脸识别课堂系统、各种智能教学管理方式被引入教育行业,在提高教师效率的同时,也给他们带来了职业危机感。今天教师节,我们给出否定答案:“老师很难被AI取代”。对于老师来说,也许人工智能是“解放”而不是“替代”。
5、急求有关科幻的作文600字时代在发展,科学在进步。20年、30年甚至100年后,我的学校会怎么样?让我带你参观一下吧!我穿过隧道来到这里,来到我未来的学校,旭东学校。我站在校门外,校门开了。走进校园,看到校园里满是灰尘的操场已经成了同学们的娱乐场所。两排大树成荫,像两支强队听从命令。学校东南角有一棵古榕树,是以前学校传下来的。榕树旁边有很多小草和同学的笑声,不会觉得孤单。
让学生上完十分钟的课,是丰富多彩的。我走进教室,看到教室里所有的设备都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用品。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,教室里没有黑板,只有一个大显示器。老师给同学上课不用去上课,在办公室控制电脑就行了。你一定好奇的想问“难道教室里的学生都不说话,不搞小动作吗?”我得意地说:“当然不会,因为我看到每个老师身边都会有一个小机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