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资讯 > 知识 > 功率因素表,如何使用指针式功率因数表

功率因素表,如何使用指针式功率因数表

来源:整理 时间:2024-11-13 00:11:58 编辑:智能门户 手机版

本文目录一览

1,如何使用指针式功率因数表

指针式功率因数表有四个接线端,两个电压接线端输入线电压,两个电流接线端输入另一相的电流就可以了。

如何使用指针式功率因数表

2,指针式功率因数表的指针应指向1的下边还是上边

最佳状态指针应指在上边(滞后)在0.96附近。下边为过补偿(超前)。
功率因数表最中间的数值是1,应该在45度位置,左上面的为超前,右下的为滞后。

指针式功率因数表的指针应指向1的下边还是上边

3,功率表 05级指什么

电度表的0.5级别是说电度表的采集精度,0.5为一般级别,供电局关口电度表一般为0.2级。表示的时真实值与指示值误差正负0.5%范围内。 0.2级别是做正负0.2范围内。
说明表计不准。110kv×70=7.7mva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2+无功功率2= 视在功率2现在明显不等了。所以表计不准。122+0.52≠7.72
是指表的示值与真值之间存在0.5%的误差。

功率表 05级指什么

4,功率因数表接线后指针反转为什么

指针式功率因数表在设计时,是取A、B相电压和C相电流并且功率因数等于1时,指针在中间(1)位置设计的。低压供电网络的功率因数基本都是滞后。极少是等于1。(网络负荷显容性时才会超前。停电时表的指针应在中间,指1的位置。
指1的位置,指针在中间(1)位置设计的。低压供电网络的功率因数基本都是滞后。停电时表的指针应在中间。(网络负荷显容性时才会超前。极少是等于1、B相电压和C相电流并且功率因数等于1时,是取A指针式功率因数表在设计时
B相电压和C相电流并且功率因数等于1时,指1的位置,是取A。停电时表的指针应在中间。
指针式功率因数表在设计时,是取A、B相电压和C相电流并且功率因数等于1时,指针在中间(1)位置设计的。低压供电网络的功率因数基本都是滞后。极少是等于1。 (网络负荷显容性时才会超前。停电时表的指针应在中间,指1的位置
功率因数表是测定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的,电压的接线头和电流的进线头的接法,会导致电压或者电流的反相,所以会反转(指电流领前电压的相位)
嘿嘿 功率因数表的接线,不仅仅有相序的问题,还有极性问题。所以你可以把电流(或电压)采样的信号线极性对调一下即可。 更多的关于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的问题,可以到我公司网站上学习:请搜索“深圳市奥特电器****\技术中心\常见问题解答”即可。发网站地址容易被删贴,请谅!

5,功率因数表怎样操作

嘿嘿 你的问题需要找这个产品的说明书啊。在我们公司从事无功补偿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30年里,常常有客户提类似的问题。这样:你说的功率因数表,应该是【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】,简称【无功补偿控制器】。无功补偿控制器,它的技术指标,在国家标准里面有详细的规定,标准号是:《JB9663-2013,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》。但是补偿器的其他内容,比如操作方式、显示方式、调整方式、接线方式,等等,标准没有具体规定,都是由生产厂家自己规定的。至于产品的型号编制规则,标准上面只是给出建议,但是没有强制要求,所以,很多厂家也就自己编制型号了。比如,深圳市奥特电器有限公司的GZK87系列《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》,是在1987年设计定型的,当时国家标准还没有出来。后来标准出来以后,标准虽然有型号编制的建议,但是用户习惯了,厂家也就没有改名,依旧用GZK87XX的型号。等等。你遇到的现象,凭经验,应该是没有信号,估计是接线问题吧。不过要严谨给出原因,我这里没有办法。因为不知道你的产品是哪家的,就没法给你提供帮助。建议你直接找厂家的说明书了解才行。也可以要找销售商要说明书,或者搜索生产厂家的网站去下载。最不济,直接给厂家电话吧。通常,正规的厂家,是有自己的网站的,产品说明书,一般也会放在网上供用户下载,至少,我们公司这样做已近20多年了。你可以从产品标牌上面找到厂家名称,上网就可以找到厂家网站,还有厂家地址和联系方式,等等。如果标牌不清,网上也找不到这些,那可能你杯具了,说不定遇到山寨产品了。补偿控制器是无功补偿的核心元件,千万别用山寨货啊,省几十元,搞不好就被供电公司罚款,那一次罚款至少好几百元,稍大的企业,罚款上万也不是少数,不要因小失大啊。尽快啊!无功补偿,是国家提倡的节能技术,但是专业性较强,需要专业人员来做。更多关于无功补偿、功率因数等等问题和资料,可以四芯我,也可到这里来查找和讨论,这里有一帮读过大学的电工老头,干不了多少事情了,但是都以帮助年轻人为乐:zhidao.baidu.com/uteam/view?teamId=36954
指针式功率因数表在设计时,是取a、b相电压和c相电流并且功率因数等于1时,指针在中间(1)位置设计的。低压供电网络的功率因数基本都是滞后。极少是等于1。(网络负荷显容性时才会超前。停电时表的指针应在中间,指1的位置。 正常供电的网络,功率因数表很少在指1的位置。)

6,影响电动机功率的因数有哪些

最佳答案对于3相电动机:P=√3UIcosφ 所以功率因素从0.8提高到0.9,出力提高0.1UI√3 其它: 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有两种,即自然功率因数和总功率因数。自然功率因数就是设备本身固有的功率因数,其值决定于本身的用电参数(如:结构,用电性质等)。倘若自然功率因数偏低,不能满足标准和节约用电的要求,就需设置人工补偿装置来提高功率因数,这时的功率因数叫总功率因数。由于设置人工补偿装置需增加很多投资,所以提高电动机自然功率因数是首要的任务。在农网中消耗无功功率比重最多的是感应电动机,约占60%以上,因此,研究如何提高农网中电动机的自然功率因数,减少输送的无功负荷,降损节能,提高运行效率,很有必要。 1 严格控制电动机容量,提高设备负载率,达到合理运行 (1) 合理选用电动机容量,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效率,降低功率损失。 "大马拉小车"、轻载和空载运行情况,造成电动机自然功率因数偏低,耗用无功比例较大,损失电能增加。因此,合理选择电动机容量,使之与机械负载功率相匹配,提高电动机的负载率,是改善其自然功率因数的主要方法之一。 电动机的负载率与功率因数的关系如表1所示: 表1 负载率 0 0.25 0.5 0.75 1 cosф 0.2 0.5 0.77 0.85 0.88 由表1可知,随着负载率的提高,电动机自然功率因数也就提高了,也就是说,合理选择电动机容量,能提高其功率因数,达到节约电能之目的。 电动机当其处于最佳负载率状态下运行时,其效率最高,自然功率因数最大。 (2)合理使用电动机,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效率,降低功率损失。 可以对轻负荷电动机容量下调,即将负荷不足的大容量电动机进行替换。 当电动机的负载率kfz<40%时,可以调换:当40%<kfz<70%时,则需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,再做决定,其主要判定条件是: ΔPd1-ΔPd2>0 式中ΔPd1-原有电动机的有功损失,kW ΔPd1-替换电动机的有功损失,kW 2 对轻负荷电动机实行降压运行,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效率,降低功率损失 当负载系数kfz<50%时,应对电动机采用降压运行,具体做法是将定子绕组由Δ改接为Y接线。 不同负载率改接前后效率和功率因数的变化,如表2、表3所示。 表2 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Δ-Y变接后的效率变化 ηY/η△ 1.27 1.1 1.06 1.04 1.02 1.01 1.005 1 kfz 0.1 0.2 0.25 0.3 0.35 0.4 0.45 0.5 表3 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Δ-Y变接后的功率因数变化 cosф的额定值 cosфY/cosф△ kfz=0.1 kfz=0.2 kfz=0.3 kfz=0.4 kfz=0.5 0.78 1.94 1.8 1.64 1.49 1.35 0.80 1.85 1.73 1.58 1.43 1.30 0.82 1.78 1.67 1.52 1.37 1.26 0.84 1.72 1.61 1.46 1.32 1.22 0.86 1.66 1.55 1.41 1.27 1.18 0.88 1.60 1.49 1.35 1.22 1.14 0.90 1.57 1.43 1.29 1.17 1.10 0.92 1.50 1.36 1.20 1.11 1.06 当电动机负载系数kfz<0.5时,由Δ改变Y接线降压运行后,可提高电动机的自然功率因数和效率,达到降低电能损耗的目的。由于农网中绝大部分是小容量轻载异步电动机,故此法很适于农网中使用。 3 低压网络电能(功率)损失的降低 由于异步电动机自然功率因数的提高,可以减少低压网络中输送的无功负荷,从而降低其电能损失。
文章TAG:功率因素表如何使用指针式功率因数表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