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。第1层:PhysicalLayer,规定了通信设备的机械、电气、功能和管理特性,用于建立、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。具体来说,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所需的连接器的规格、尺寸、引脚数和排列。当比特流在物理连接上传输时,电特性规定了信号电平、阻抗匹配、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。功能特性是指先给每个信号赋予确切的信号含义,即定义DTE和DCE之间每条线路的功能;规范特征定义了一套通过信号线进行比特流传输的操作规范,是指在建立、维护和交换物理连接的信息时,DTE和DCE在每条电路上的动作序列。
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有:EIA/TIARS232、EIA/TIARS449、V.35、RJ45等。2.第二层:数据 DataLinkLayer:基于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服务,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,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在信道上的无差错传输,并进行所有电路。
4、计算机网络分为几层?Layer 1:物理层解决两块硬件之间如何通信的问题。常见的物理介质包括光纤、电缆和中继器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,如网线的接口类型、光纤的接口类型、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。第二层: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接收数据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,数据数据包包含发送方和接收方的IP地址。链路层执行两个基本功能。它允许上层使用各种技术(如成帧)访问媒体,并控制如何放置和接收媒体。
网络层用于将接收到的/段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不同网络中的另一台计算机。网络层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 packet,网络层的功能是逻辑块寻址、路由和路径确定。第四层:传输层OSI下层的主要任务是数据通信,上层的任务是数据处理。传输层是第四层,所以这一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之间的接口和桥梁,起着连接的作用。第五层:会话层是用户应用与网络之间的接口,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,管理数据 exchange。
5、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?各层的功能是什么?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:物理层、链路层、网络层、传输层、会话层、表示层和应用层。各层功能:物理连接、传输数据、及时传输、可靠传输数据、维护机制、解压缩数据、接口服务。OSI,即开放系统互连。通常称为OSI参考模型,OSI参考模型是一个七层的体系结构模型。发送和接收信息所涉及的内容和相应的设备称为实体。OSI的每一层都包含多个实体,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。
虽然OSI存在一些问题,但OSI参考模型很好地总结了通信中的必要功能,了解它有助于更多地了解计算机网络。OSI参考模型和TCP/IP模型各层之间的关系类似。每层只与其相邻的上下层直接通信,下层通过服务接入点为上层提供服务。当数据被接受时,数据自下而上传输;当数据发送时,数据自上而下传输。
6、计算机网络7层协议 数据的传输速度单位分别是什么在传输层,数据称为段,网络层称为包,数据链路层称为帧,物理层称为比特流。这叫做PDU(协议数据单元)。OSI,七层网络协议,是流行系统互连的开放参考模型,它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。OSI模型有七层结构,每层可以有几个子层。OSI的七层分别是7应用层、6表示层、5会话层、4传输层、3网络层、2 数据链路层、1物理层,其中上层即7、6、5、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,下面三层即3、2、1层主要面向网络中的端到端数据流。
7、中国 联通5g边缘云mec系统架构分为几大层级在部署架构上,中国联通MEC边缘云主要分为三个层次,即全网中心节点、区域中心/省会节点和本地核心/边缘节点。(1)全网中心节点,在粤/豫部署集团级边缘业务运营平台(含MEAO),连接集团OSS、BSS、政企营销门户、NFVO和统一云管理,为开发者和客户上传业务能力和应用提供开放接口。广东、河南实现应用同步,共同完成联通全网边缘业务应用的布置和管理。
8、什么是网站的三层结构: 数据层、业务层、表现层?一般来说,一个网站的三层架构其实就是把整个业务应用分为表示层、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接入层。三层架构在客户端和/库之间添加了一个“中间层”,也称为组件层。这里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三层,或者简单的三个机器,或者一个三层架构:数据 tier,业务层和表示层,也就是MVC模式,这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,通过层次划分把它们不同的逻辑分开。
另外,网站不一定要MVC,有的很厉害,但根本不是那样的。如果只是一个小网站,确实没必要实现MVC,不划算,就像你去购物不一定要开法拉利一样。至于VS2005,可以这样打开网站,它将前台界面的显示与后台业务逻辑分开。你可以理解为前台接口部分是V,后台业务逻辑类是C,数据库部分是m。